红安招商引资
红安县红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原名黄安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南麓。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59.66万,县府驻城关镇。大别山在境内分出2支脉,自北向南伸延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举、倒、滠三水的分水岭,构成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全县均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米,天台山海拔817米,最低处杜家湾海拔30米。倒水流贯全境,两岸有河谷平原分布,“天台云雾茶”为湖北省名茶之一;丘陵区为湖北省花生集中产区之一;平原区主产稻、麦。县境西北有中国重要萤石矿产地。公路通武汉及邻近鄂、豫各县。1927年“黄麻起义”发生于此,此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境内革命纪念地遗址近百处。红安县 - 自然环境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邻麻城,西接黄阪、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县城距武汉130公里,省级公路阳(逻)福(田河)公路纵贯境内,为大别山通往长江港口的重要线路。全境总面积1795.6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红安县由于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和北部多高山,最高处老君山海拔840.5米;西北部系丘陵地带,南部是平缓的低丘山岗;县西、县南有少数河谷平原。全县在海拔高度50米以下的面积为280平方公里,50-200米的1355平方公里,200-500米的139平方公里。整个县境形成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以丘陵为主,北部低山,南部岗地的地貌特点。境内大小河流100条,加上水库、塘堰,总水面积18.6万亩,耕地50.85万亩,构成“六山半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红安境内名山众多,据《黄安县志》载:“县有三台:天台以奇胜,云台以峭胜,阳台以幽胜”,这其中的天台山主峰817米,历来是兵民避险之所,军家必争之地。“飘渺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水从宵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李贽诗中对天台夜景的赞美。与天台山遥相对峙的老君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曾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红安境内有倒水、滠水、举水三大水系,其中倒水河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把全县划分为倒东、倒西两个自然地区。倒水又名界河,为山区季节性河流,4-8月常有洪水发生,水势较猛。它源出大别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从河南新县奔腾而下,流经红安。倒水河流经红安有大小支流72条,下店河、七里坪河、烟宝地河、金沙河、高桥河、依河等。红安物产丰富,既有黄金、铁、铜、水晶、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又有丰富的银杏、水杉、松树、楠竹等林业资源;既有享誉全国的花生、水稻、油菜籽、红薯等粮食作物,又有山植、天麻、青茶、珍珠花、乌柏籽、煨葫芦等土特产。如此丰富的物产必然吸引着各地客商往来经营,雍正年间,黄安北部重镇七里坪曾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倒水河上竹排运输往来如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河南省的生猪,湖南的杉木,安徽六安的茶叶,新洲张渡湖的鲜鱼,黄冈、应城的烟叶,应城的石膏,以及来自汉口的食盐和本地及新县一带的米、花生油、土布、皮梓油、中药材等都是重要的营运商品。2004年,完成GDP 45亿元、财政收入3.93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入湖北省县市前列;综合经济效益考核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县市;县城初具中等城市雏形,是省级文明城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环境良好,民风淳朴,是中国治安模范县。红安县 - 基础设施红安地处华中,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县城距武汉市区中心仅80公里,距郑州、长沙等大城市不足500公里,紧邻京珠、沪蓉、沪西三条高速公路和京广、京九两大铁路干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金融、商贸、信息、娱乐等服务齐全。交通:红安县红安县由于区位原因,公路是主要运输通道,县境内既没有国道,也没有省主要干线。现有公路里程743公里,其中省道150.03公里,县道166.25公里,乡村道426.72公里。有大中小桥168座,5735延米;列养公路里程312公里,二级公路103.03公里,三级公路109.2公里,四级公路218.31公里,等外路312.46公里;次高级公路49.6公里,中级公路358.11公里,低级公路39.32公里,沥青路面83.62公里,水泥路面69.61公里,标准美化路80公里。全县100%的乡镇通客车,90%的行政村通公里,形成了以省道阳福线纵贯南北,宋大公路和大别山腹地公路横穿东西的一纵两横为主体的公路路网骨架。目前,省道宋大线全线51公里在原来二级公路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全面加宽,局部改直,铺进口沥青,2003年完工;红安至武汉段在原来二级公路的基础上进行改直扩宽,计划建设一级公路,已立项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同时,全县31公里的七里坪至天台山旅游公路,于2003年动工按三级沥青路建设,已完成路基工程,2005年完工。电力:截至2005年底,红安通过实施“两网”改造,电网建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新建110KV变电站2座,结束了红安单电源的历史;新建35KV变电站5座。目前,全县拥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7座,10KV开关站2座,主变19台。35KV工矿变五座,配电1579台。110KV线路97.962公里,35KV线路178.01公里。10KV线路1593公里。380伏及以下低压线路4182公里。全县年供电量近2.0418亿KWH,年人均用电量312KWH/人。电信:2001-2005年,全县电信部门共投入通信建设资金6000万元,完成了市农话交换扩容55000门,达到111000门;小灵通扩容7000门,达到15000门;新建交换机接入点30个,村村通基站9个11000门,宽带扩容6912线;至2005年底,全县市话固话用户达到42385户、小灵通用户15401户;农村固话用户38107户、村村通用户5841户;宽带上网用户510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17.81部/百人,入户率71.2部/百户。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基本实现了组组通电话,户户通电话比率大大提高。邮政:1998年,国家实行邮政与电信分营,邮政局正式独立运行,2005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达到823.9万元,全县39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农村通邮面达100%,基本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传递方便、服务优良的邮政通信网。邮政作业方式逐步实现由手工向机械化、电子化过渡,县局信函过戳、信函捆扎实现机械化操作,邮政储蓄、邮政营业、报刊发行实现微机化操作。市政建设:红安县城区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2020年),已建成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城市供水:县城区由县自来水公司集中统一供水。公司现有自来水净化厂两座,日产供水能力为8.5万吨;供水管道长13公里,用水普及率达100%。城市道路:县城区有主、次干道23条,道路总长71公里,道路面积304万平方米。主干道一般由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构成,次干道一般由人行道和车行道构成。城市煤气:城区内有资质的供气站2座,供气管道长度为4公里,年供气总量为1500吨,燃气普及率达100%;城区供气主要方式为钢瓶散装供气;新增天燃气管线21公里,天燃气供气站1个。城市环境:城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89万平方米;生活垃圾采取填埋式处理,日处理能力150吨;垃圾处理率达100%;公共厕所35座,粪便处理率达100%。城市绿化: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1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平方米。红安县 - 历史人文红安原名黄安,建县前是黄冈、黄陂、麻城三县属地。为改当时三县分割、地处偏僻、远离县治、山高皇帝远、政令难施、不易控制的局面,1562年两台疏上,礼部尚书徐阶在朝廷竭力赞助,恳切言明建县利害关系。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经过户部复奏,朝廷正式批准建县。割麻城的太平、仙居两乡20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黄阪的滠源乡8里甲,黄冈的上中和乡12里甲为新建县所属,定名新安县,不久改名黄安县。据《黄安县志》记载,因春秋时地属古黄国,为求“地方宁谧,生民安妥”故名“黄安县”’。1952年9月,为了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于此,湖北省人民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黄安为红安。黄安自建县后:红安县隶属几经变换。明、清时属黄州府。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属湖北省政府。1940年,属鄂东行署。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黄冈专区。所辖的领地也几经改变,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县东北旧称长水会及笪儿会的东半部,被划入河南省经扶县,即今新县箭厂河乡(除吴河村),划出土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17274人;县西北旧称禹王会、枣林会、羊角会、老山会、黄陂站会等地区,被划入礼山县,即今大悟县禹王、四姑等地区,划出土地180平方公里,人口31058人。相传春秋时期道教创始人老子曾隐居红安天台修炼,此后这里逐步形成道教圣地。隋朝佛教也在此显赫一时,创立天台宗的佛教大师在这里传教授法。唐宋年间,杜牧、苏轼、陈季常等都曾在这里留下活动的足迹,位于永河的桃花塔至今仍是苏轼与陈季常友谊的见证。据《黄安县志》记载,北宋名士方山子即陈季常隐居于此,苏轼曾三至其地探访。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程颢、程颐二兄弟盛极一时。至明代,李贽、焦竑等文化名人连袂而起,耿定向、耿定理、吴心学等本地才俊使红安名声鹊起。李贽(1527-1602)是福建泉州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仰慕黄安耿氏兄弟的才华,一生三次到黄安,并曾在黄安寓居四载,潜心读书讲学。同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因思想观念的差异,耿李之间曾发生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学术争论,影响巨大而深远。也正是在这种激烈的辩论中,李贽逐步发展并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近世理学莫胜于宋……天台先生崛起楚之黄安,推明孔颜周陆之学,与乡人肆习之,从游者履恒满户外。”这场论战以两位名人1595年相聚天台而告终,但李贽的新思想却一发而不可收。红安东接皖西,西倾江汉,北出豫南,南迫武汉,关山形胜,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来,谁能占据此地,就可以“北控中原,东引吴会”。相传红安北部的九焰山曾是薛刚反唐的屯兵之地,那里还留有大石筑砌的寨墙残垣。至今,“薛刚反唐”这段历史仍在民间传颂。宋端平年间,七里坪附近一位姓黄的农民揭竿起义。起义军在九焰山安营扎寨,势力一度扩大到淮南的大片地区。元朝末年,七里坪附近的铁匠邹普胜和冯瑄聚众起义,组织红巾军,“推富益贫”以反抗元朝。明初朱元璋曾挥师南下九焰山。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攻占黄安城。清朝顺治元年至八年(公元1644至1651年),全县农民起义达5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夏嗣伯的“朋人会”,“横戈过市,影响很大”。清末,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1853年至1858年,转战黄安达6年。红安县 - 革命历史黄安境内住民多为汉族,多依山傍水居住,自古就过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衣食用品几乎全靠自给。农闲季节,男子搓麻绳、榨油、熬米糖、打草鞋、上山挖药材及做瓦工、木工、石匠、理发等为副业;女子则以纺线织布、养鸡、猪、牛、羊来弥补生活的不足。1942年:红安烈士陵园黄安旅汉读书学生受董必武派遣回黄安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秋成立了党团特别支部。1927年夏成立了县委。在整个湖北地区,黄安党组织的建立是比较早的。北伐军尚未到达武汉,黄安的国共合作就已形成,秘密农民运动已经开展。北伐军攻下武汉后,黄安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农民武装普遍建立。1927年,麻城发生“麻城惨案”,黄安和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队在对敌斗争中,互相支援,为黄麻起义奠定了基础。1927年11月13日,黄安、麻城两县的农民武装和数万名群众,在潘忠汝、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等的指挥下,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攻克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尔后在黄(安)、麻(城)、光(山)边界地区建立了根据地,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1929年爆发的著名的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使鄂东北、鄂东南和皖西三块地处中原、横跨三省的大别山苏区连成一片,成为鄂豫皖苏区。黄麻起义后,尽管遭受了国民政府的多次镇压,但在徐向前等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1931年,在黄安的北部重镇七里坪成立了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1930年11月至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在蔡申熙、曾中生、郑行瑞、徐向前等人的领导下,转战鄂豫皖三省,取得了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主力四个师共2万余人向西转移,红安人组建了红二十五军又继续战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安建立安礼、安麻边、和陂安南、三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起抗日游击武装。解放战争时期:董必武纪念馆活跃在天台山地区的游击队坚持战斗,“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合水煮”,为1947年6月刘邓大军进大别山创造了条件。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红安共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十四万优秀儿女。当年,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里,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名属红安籍。红安现已查明在册的烈士有22552名,包括曹学楷、王秀松、赵赐吾、张南一、秦绍勤、甘济时、江竹青、闵丹桂(女)、吴永达、徐朋人、晏春山(女)、郑行瑞、杨菊香(女)等,既有满门忠烈的戴克敏一家,也有兄弟姐妹同献忠骨的程氏兄妹,还有夫妻烈士同捐躯的王鉴、夏国仪(女)夫妇。还有潘忠汝、吴光浩、沈泽民、蔡申熙、王志仁、吴焕先等外籍烈士。红安走出了二百二十三名将军,周纯全、王建安、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王诚汉、刘飞、王近山、刘昌毅、李天焕、张天云等一大批开国将领,还有和红安有着近似血缘关系的一代将帅,如徐向前、陈赓、徐海东、王树声、许世友、李德生。红安县 - 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红安县辖10个镇、1个乡。共有9个居委会、394个村委会。城关镇镇政府驻城关,人口47304人,面积118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七里坪镇镇政府驻七里,人口73542人,面积28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67个村委会。华家河镇镇政府驻华河,人口52381人,面积167平方千米。辖36个村委会。上新集镇镇政府驻上新集,人口42174人,面积8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高桥镇镇政府驻高桥,人口58000人,面积150平方千米。辖43个村委会。觅儿寺镇镇政府驻熊家湾,人口34371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八里湾镇镇政府驻八里湾,人口27206人,面积10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太平桥镇镇政府驻太平桥,人口25504人,面积75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永佳河镇镇政府驻永河,人口67963人,面积226平方千米。辖45个村委会。其他人口2111人,面积14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火连畈茶场驻火连畈,人口2111人,面积14平方千米。辖3个村委会。红安县 - 特色小吃红安的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红安人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喜欢拿出自制的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红安地方风味的传统菜点和小吃。红安鸳鸯元宝红安县红安鸳鸯元宝为红安地方名菜。具体做法为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切开取出蛋黄,再把猪肉剁成肉茸填入蛋白内合拢,合口处涂些豆粉清浆,放入笼内蒸熟即成。珍珠花菜红安地方名菜。珍珠花系生长于红安县北山区的一种野菜,明代《黄安初乘》(明户部尚书耿定向著)有记载。清明前后,珍珠菜含苞待放时同嫩叶一起采摘,放入开水锅里烫至黄色,捞出晒后备用。食用时用温水泡胀,再用清水漂过,随肉小炒,如与腊肉蒸食,味更佳。具有柔和、清香、耐食等特点。煨葫芦红安地方名菜,以县北为多。制法是:采摘鲜嫩无籽、不苦、长有幼毛的葫芦,挂在上小下大,期间生火的圆形缸中烤熟,呈土黄色后取出。在葫芦底部向顶端钻两个对穿小孔,用木板缓缓压(勿压破)干水分,再放入缸内烘干,用木棒槌平台悬挂于干燥处备用。食用前,取葫芦浸米泔水中,3日后去粗皮,切薄片,烹法同珍珠花菜,味近玉兰片。据说董必武同志爱吃此菜。绿豆粑红安绿豆粑,据说在唐朝时就开始制作。它色泽金黄,外焦内软,椒咸味美,油而不腻,为红安民间所喜食。其制作方法为,先将熟绿豆搓烂捍成丸子,再把蒸熟的糯米捣成糕状,然后将绿豆丸子作馅加入麻油和盐,糯米作皮包好,按成扁圆形,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食用。臭皮子红安著名特产,相传始于宋朝初年,本为寺庙素食。其制法为:选用优质黄豆磨浆,制成洁白、厚薄适中的皮子,用开水烫后晾干起卷,再用新鲜稻草包裹,盛于萝筐内,经自然发酵上菌,6—8天左右长出茸茸菌丝即成。可煎、炸、炒、炖。闻之有臭,食之清香爽口,味美汤鲜。鸳鸯元宝为红安地方名菜。具体做法为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切开取出蛋黄,再把猪肉剁成肉茸填入蛋白内合拢,合口处涂些豆粉清浆,放入笼内蒸熟即成。永河皮子皮子俗称千张,属豆制品。红安永河皮子相传有两百余年的历史,闻名遐迩。永河皮子外形长七寸、宽五寸,厚度如带,虽薄而有经丝,搓能成砣,松能还原,能作捆皮。切片、切砣,可作素鱼、素肉等多种美味。质软鲜嫩,长煮不起渣,常为下酒之佳肴。红安县 - 旅游资源红安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董必武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红安天台山红安天台山天台山位于红安县城北33公里处鄂豫交界的群山之间,属大别山脉,连绵数十里。由天台山、鲫鱼岭、九焰山、绕拨顶、黄茅尖、平头岭、五峰尖、鹅公岭等大山组成。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更有“红色圣山”之誉。天台山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 的起源地。天台山风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群山连绵,河谷纵横。主要有天台山、九焰山、艾河、香山湖、对天河、老君山等景区。天台山主峰海拔817米,因其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史称“淮南第一峰”。天台山因气势磅礴,巨岩独特,风景迷人,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明户部尚书耿定向晚年隐居于此地七载,筑“天台书院”讲学,并著有《耿定向先生全集》和《天台文集》,流传于世;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在天台山著书立说,留下了不少赞美天台山绮丽风光的佳作,其中《宿天台顶》最为著名,至今广为传诵;董其武在戎马生涯中,专程来天台山一游,并命人在绝壁上凿刻八个大字“复兴民族、挽救国家”。天台山脚下是风景秀丽的香山湖。它位于七里坪七里坪镇西北3公里处,距县城26公里,最大蓄水面积达到218万平方米,平均水深近20米。水面蜿蜒曲折,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水面环绕而成的岛屿,像镶嵌在水中的绿宝石。岛上林木茂盛,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8℃左右,是游泳、避暑胜地。该湖水质清澈,晴天无风时,水面如镜。若泛舟之上,几疑船未动,而山在行。下雨时节,烟雨蒙蒙,群山时隐时现。●九焰山(又名黄杨寨)位于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770.5米。山上有寨,立4门,寨墙已毁,西门尚存。从西门沿人行道至东门的大岭,以山脊分水为与河南省新县的交界线。明耿定向《天台胜纪》称“黄杨寨,以岩多黄杨,故名。周回峭壁,亦如台。上平旷,可田,可池”。《湖北通志》记载:“宋端平、嘉熙间,淮西兵扰,土人结寨,常活十万人。元末兵乱,有黄杨者聚众据此,曰黄杨寨”。东半山有止止洞,相传有僧号“止止”者隐居于此,故名。洞可客40余人。左右壁分别刻有隆庆壬申耿子颐题“止止洞”和“凝神”等字。1934年11月,中共鄂东北道委曾隐蔽于此洞指挥战斗。●老君山位于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是县内第一高山,海拔840.5米。据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东北与天台对峙,南有小老君山、大兴寨等。四周群山环绕,巍峨壮丽,森木茂密,道路崎岖,峡谷纵横,地势险要,有水帘洞等游览胜迹。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五云山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海拔338.7米。原名五名山,传说在明代以前,有5个秀才中举后在此山顶修庙堂,因此,当地人把该山称为五名山。明嘉靖中(1544年左右)知府周思久游于此,将五名山改为五云山。山顶原有7级塔,称五云层塔。塔前有庙数十间,此处的天窝书院为耿定向、耿定理兄弟讲学之所,李贽亦寓此著作《焚书》、《藏书》和《续藏书》。庙、塔、书院均毁,旧址尚存。为明、清时代的“黄安八景”之一。董必武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5834.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是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仿古建筑物,由主展室、东西展室、电影报告室和庭院组成,共展出图片456幅、文物272件,收藏文物1581件。李先念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内,与董必武纪念馆对应,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是座依山就势的庭院建筑,序厅和4个展室有庑廊相连。馆内共展出图片253幅、文物130件,另藏文物60余件。七里坪革命遗址群有黄麻起义遗址、长胜街革命遗址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20处。长胜街长380米,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列宁市场殷街遗迹等一批遗迹、遗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双城塔在七里坪南3公里的周家墩。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塔高35米,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吴氏祠在八里湾东北5公里的陡山村,建于1763年,前后三幢,廊庑相连,院、廊、门、厅、栏、梁、窗、脊、或彩绘神话,或陶塑禽兽,或木刻山川景物,其中的“武汉三镇”和“金鼠戏葡萄”等尤为珍贵。
招商热线:400-151-2002